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媒体扫描 > 图文报道

杭州都市快报:尽管有了AI,人也离不开走进自然 | 专访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杨永平

保护植物多样性这件事,从来没有国界之分。在与都市快报记者的对话中,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前主任杨永平围绕着亚洲象这一群体,阐述了动物对植物多样性传播的重要性以及跨境保护的意义。

2025-09-27

查看详情

杭州都市快报:世界一流植物园,让全民参与植物保护 | 专访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星耀武

都市快报记者专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星耀武,听他讲述版纳植物园在保护协同机制创新、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经验、公众教育与社区共建等议题上的经验和举措。

2025-09-26

查看详情

杭州都市快报:为了保护植物多样性,全球200多位专家学者在杭州开了一场大会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于2025年9月22日至25日在杭州召开。本届大会是首次在亚洲举办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参与范围最广的一届大会,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0名代表汇聚杭州,围绕“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展开深度对话。

2025-09-25

查看详情

杭州都市快报:这位来自云南村寨的小伙子,为什么能站上世界级大会?

飘海来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仑镇么等新寨,是当地第一个建起“鸟塘”的村民。这个哈尼族小伙,从一个只有203人的小村寨,来到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向全球展示鸟类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验。

2025-09-25

查看详情

杭州都市快报:一座城市的植物园有什么作用?都市快报专访新加坡植物园森林与树木研究部主任Chuck Cannon

Chuck Cannon博士是国际知名的热带树木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专家,现任新加坡植物园森林与树木研究部主任。他的研究聚焦于热带树木的进化与生态学,尤其关注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森林动态与气候变化适应性。他长期从事植物标本科学、长期生态监测与恢复生态学研究,并将其与“自然之城”战略紧密结合,推动科研成果在自然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2025-09-25

查看详情

央视新闻:《植物多样性保护倡议》发布 倡议多路径综合守护绿色地球

在凝聚共识的基础上,论坛发布了《植物多样性保护倡议》,呼吁建立全球植物多样性协作网络,推动知识共享与联合行动。倡议书提出了四条具体行动路径:建立全球协作网络、推动政策与制度支持、加强教育与公众宣传、动员全球资源,实现公平包容的植物多样性保护合作。

2025-09-24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院:为热带雨林“体检”,版纳建了座空中检查站丨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在云南勐腊县的望天树聚集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搭建起一座世界级林冠塔吊系统。这座塔吊,通过三维空间人机协同监测,为破解中国热带雨林未知密码、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关键数据。

2025-09-14

查看详情

中国新闻网:高校暑期联合实习 师生探秘热带生物多样性

7月15日至25日,由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办的2025年生物科学“拔尖计划”暑期联合实习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进行。来自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同济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近30名师生,深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及巴卡小寨等地,围绕热带生物多样性三大核心专题展开了为期十天的实习实践。

2025-07-29

查看详情

中国科技网:御风涉险:欧亚大陆植物扩散繁衍有“智慧”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研究人员,近期对欧亚大陆14个早渐新世化石点的植物类群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揭示了早渐新世捷克和中国风传种子和果实的扩散机制与古生态意义。《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2025-07-23

查看详情

新华网:“鸟来了,游客就来了”——走进云南热带雨林“观鸟秘境”

改变始于2019年。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推进乡村振兴项目时,发现勐仑镇多个村寨拥有丰富的鸟类资源,便动员当地村民通过改造环境吸引鸟类栖息,发展生态观鸟旅游。植物园专家考察了勐腊县十几个寨子,最终选中包括么等新寨在内的4个村寨作为试点。

2025-07-22

查看详情

光明日报:翻阅世界屋脊的生命史诗——读《山海折叠》

2025-07-05

查看详情

央视新闻:9万余条物种记录向全球开放 中国首个热带生物多样性数字平台发布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打造的“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平台”正式向全球开放。该平台整合了科研人员和自然爱好者多年来收集的西双版纳地区物种记录数据,为社会各界探索热带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全新窗口。

2025-05-22

查看详情

中国绿色时报:云游版纳植物园 共同守护野生兰

4月15日,一场以“探秘自然之兰,对话濒危植物背后的守护者”为主题的直播活动,带领全国观众云游版纳植物园2025年兰花展,探索野生兰花的生存、保育和科研故事,一起守护自然界的“植物精灵”。本次直播活动由国家林草局野生动物保护监测中心、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联合主办,国家林草局宣传中心指导。通过中国国家公园抖音号、中国绿色时报抖音号、绿色中国网络电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抖音号和视频号平台的同步直播,不仅呈现了一场兰花视觉盛宴,更传递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迫切使命。

2025-04-21

查看详情

人民日报:习惯咖啡如今爱上普洱茶,人民日报点赞德国籍教授哈罗德·施耐德扎根云南守护生物多样性

“拿到奖章太让人激动了!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德国籍教授哈罗德·施耐德对记者表示,获颁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既是对自己科研成果的认可,也是对未来工作的鞭策,他将继续在植物研究和保护领域开展工作,为扩大中国科研在全球的影响力持续努力。

2025-03-18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挑战经典理论,他和法国同行从白天激辩到深夜

最近,中国科学院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王刚收到一封邮件,恭喜他作为通讯作者于2024年8月发表在《整合动物学》的研究,获评2024年第三季度“Wiley威立中国高贡献作者”论文。这一奖项主要依据论文下载量评选。

2025-03-06

查看详情

央视新闻:蛇年的国家公园 国家植物园长啥样?创建中的候选区 候选园进展几何?

今年是蛇年,国家公园里自然少不了包含蛇在内的爬行类动物,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就生活着竹叶青蛇、银环蛇、海南尖喙蛇等;而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也有蛇根木、蛇皮果、疏花蛇菰等名字包含“蛇”字的植物。蛇年的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长啥样?正在创建的候选区、候选园进展几何?

2025-02-04

查看详情

人民日报:版纳植物园科普研学活动迎来高峰

寒假期间,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科普研学活动迎来高峰,5000余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庭参加以博物学为主要内容的研学课程。版纳植物园是我国森林生态学、资源植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基地,也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最多的植物园,发挥着科学研究、自然教育等多种功能。通过不断提升科普旅游产品的模式和品质,2024年版纳植物园线下研学参与者达13.77万人次。

2025-02-04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世上多了一个新物种,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

2024年10月3日,世界植物区系的组成中多了一个新物种,它的学名是Quercus zhekunii M.Deng & J.Huang。这是一种生长在广西西南部热带石灰岩山地的壳斗科栎属植物,我的学生、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副研究员黄健和他的师姐、云南大学教授邓敏分别采集到了这种植物。

2025-01-12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警惕!被忽视的陆地微塑料污染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研究组与国际合作者对MNP在植物及地上-地下关键生物类群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探讨了MNP沿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关键扩散路径。该综述成果发表于《植物科学趋势》。

2025-01-10

查看详情

新华网:“科学家歌迷”回应“16个新种蜘蛛都以周杰伦的歌命名”

近期,国际学术期刊杂志Zoological Research: 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译名《动物学研究:多样性与保护》)发表一篇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蜘蛛分类研究论文,其中详细介绍了新发现的园蛛科6个属16个新种,16个新种蜘蛛的名字命名全部来自周杰伦的歌曲。

2025-01-05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