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媒体扫描 > 图文报道

光明网:上海举行“植物的力量”跨界对话

发布时间:2020-10-27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以“植物的力量”为主题的跨界对话日前在上海辰山植物园举行。本次论坛由上观新闻与上海辰山植物园共同主办。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话题,来自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复旦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园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给上海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文化的盛宴。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预测,全球3万多种植物经常被人类食用。人类所摄入的卡路里,有八成来源于12种植物,五成来源于水稻、小麦和玉米。“人类完全依赖植物。”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秘书长保罗·史密斯表示,目前人类的粮食安全构筑于极其有限的植物物种之上,有必要培育更多的可食用植物,将它们引入农业领域。

  他介绍,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已对全球12万种植物进行培植或将其种子存入种子银行加以保护,约占总量的30%,未来这一比例将继续提升。“新冠病毒让所有人意识到,人类需要与自然合作,而非与其对抗。”

  “植物不会说话,不代表它们没有力量,我们要学会倾听和敬畏这种力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陈进说,植物被证明有很高的智慧,它们会与其他生物合作、协同进化,还会自我防卫。已有研究发现,植物已经“聪明”到依靠土壤中的菌丝体建立通信网络,网络一端的植物一旦被蚜虫侵害,就会向其他“网友”传递“保护好自己”的信号。还有不少植物会用叶片模仿鸟粪、石头,告诉天敌“我不好吃”。

  “不仅仅是人类驯化了植物,植物也驯化了人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于海提出这样的观点。他说,小麦、玉米、水稻分别占据全球210万平方公里、200万平方公里和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加在一起,相当于我国适宜人民居住的土地面积。人类与小麦、水稻、玉米完成了生物史上最伟大的合作,一同成为这个星球生存竞争的最大赢家。

  如何认识植物的力量,利用这种力量造福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是植物园的使命之一。上海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胡永红透露,园方正在研究的黄芩和芍药,其提取出的成分可以用来抑制肺炎,为保护野生药材资源、更好地人工合成药物提供经验。胡永红认为,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环境对植物生长并不友好。辰山植物园正在和多所高校共同参与一项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即聚焦城市低光照区域的立体绿化问题。通过“海选”,茶梅、意大利络石、小叶冬青卫矛等首批18种综合抗性较强的植物已成功应用到上海的城市绿化中。下一步,辰山植物园将继续探索绿化和城市融合的各种方案,通过海绵城市、立体绿化等技术,让植物在城市自由呼吸、汲取养分的同时,让居民可以享受到自然,也能不失去生产、生活的便利。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颜维琦)

       原文链接:https://difang.gmw.cn/sh/2020-10/27/content_34313849.htm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