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际植物园与景观大会在版纳植物园举办
9月22日至26日,第二届国际植物园与景观大会(I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otanical Gardens and Landscapes,BGL2025)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举办。
本次大会由版纳植物园主办,得到国际园艺科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ISHS)景观与城市园艺学部以及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与指导。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阿曼、泰国等12个国家的13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版纳植物园,围绕植物园与景观规划、植物多样性与保护、植物前沿技术三大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开幕式上,版纳植物园原主任杨永平研究员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本次大会旨在搭建跨学科、跨区域的国际对话平台,通过特邀报告、专题研讨、海报展示等多种形式,促进植物园在资源共享、数据标准化与开放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为推动全球植物园高质量发展、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入新动力。
ISHS景观与城市园艺学部主席弗朗切斯科·奥尔西尼(Francesco Orsini)教授在欢迎辞中指出,植物园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育基地,也是园艺科学与景观创新的知识枢纽。他呼吁各方加强协作,共同探索园艺科技在构建韧性景观与可持续社区中的实践路径。
大会设置了6场主旨报告和38场专题报告。来自不同国家的知名学者,如中国民族植物学奠基人裴盛基研究员、版纳植物园原主任陈进研究员、上海辰山植物园执行主任胡永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龙春林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伊琳娜·米特罗凡诺娃(Irinna Mitrofanova)等,分别就植物遗传资源保护、植物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利用、智慧园艺技术、城市生态景观等议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会专家还聚焦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物园的功能定位与种质资源创新技术等前沿方向展开深入研讨。
大会专题报告内容涵盖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等多个层面,既展示了最新科研进展,又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工作思路,为推进植物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与会代表围绕植物园与景观设计、植物多样性保护及新兴植物技术等重点领域充分交流了经验。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版纳植物园的专类园区、热带雨林民族博物馆、环境教育中心以及公共技术中心。
ISHS成立于1959年,是全球园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组织之一,长期致力于推动园艺科学研究、教育与国际合作。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全球植物园与景观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实践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进一步促进了该领域的国际协同与创新发展。
杨永平研究员致辞
6场主旨报告
会议现场
实地考察
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