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Search Baidu Search
(多个关键字请用"空格"格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版纳植物园举办首届榕树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3-04-03  来源:综合保护中心  浏览次数:   作者:秦瑞敏     打印  字体: 关闭

4月2日,以“How to be a fig"为主题的首届榕树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版纳植物园协同进化组、动植物关系组、生态进化组、植物地理组、古生态研究组、种子库及昆明动物所王瑞武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参加了会议。

本次研讨会从不同的学术角度呈现了19个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杨大荣研究员、彭艳琼研究员、王瑞武研究员、Yann Surget-Groba等分别作了以Geographic and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of Ficus auriculata in ChinaAbsence of host sanctions promotes the evolution of pollinator wasp cheating in Eupristina wasps associated with two Asian Ficus speciesAsymmetric selection in fig-fig wasp mutualismGenomic adaptations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ropical trees: Ficus auriculata as a model speciesthreats to figs in equatorial Singapore为题的报告。报告涉及主题有榕树形态的地理变异、榕树挥发物与专性传粉关系、欺骗传粉与宿主惩罚、传粉者共享、“重造瘿”现象和榕树种间基因流的格局与成因、共生系统中的不对称选择、营养级联效应、蚂蚁与榕蜂关系维持、基因组适应与高通量测序在榕树中的应用、榕蜂群落的环境响应、榕树对取食者的防御策略、种子萌发与储存、榕树的保健食品功能和榕树保护面临的风险。

会议报告大多是各个研究团组的最新科研结果展示,前沿新颖的内容引发了热烈的现场讨论。与会代表肯定榕树为模式材料的研究在探讨物种间协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维持和环境响应等关键问题上的重要意义。通过此次研讨会促进了版纳植物园各榕树相关领域的交流,为下一步各研究团组间开展深入实际的合作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会议现场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