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 新闻 西园简介 机构设置 人才队伍 研究生教育 党建文化 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西藏兰科名录推陈出新

2023-05-19

查看详情

版纳植物园发表樟科土楠属新种——大果土楠

2023-05-17

查看详情

无效防御导致蜜蜂的社会性崩溃

化学生态研究组的研究人员对昆明、武定和马龙三个蜂场的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蜂群进行了连续三个胡蜂季节(7-10月)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胡蜂捕食的蜂场,东、西方蜜蜂蜂群都正常,而在有胡蜂捕食压力的蜂场,东方蜜蜂由于能有效防御,蜂群基本稳定,只是采集强度略有减弱,守卫蜂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2023-05-09

查看详情

低温真空抽提技术溯源植物水分的评估和校正──“科学假设”的验证

研究发现:(1)ACVD和TCVD在提取及恢复浸润土壤水的可靠性上表现的不相上下,但二者均未成功复原到之前所添加的液态水δ2H和δ18O初始值;(2)提取的土壤水δ2H和δ18O偏差与待提取土壤的黏土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3)敏感性分析表明,合理校正提取的土壤水δ2H和δ18O值,可显著提升植物水分溯源结果的准确性、合理性。本研究证实了CVD技术在提取土壤水过程中极可能引入了无法忽视的同位素偏差,并提出了一种校正该偏差的方法,这为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理论支撑。

2023-05-09

查看详情

版纳植物园解析石斛种子萌发的发育模式

2023-04-28

查看详情

版纳植物园发现微生物介导的气生根黏液的固氮和稳态维持机制

2023-04-22

查看详情

新生代青藏高原生长对东亚水循环及生态系统的影响

2023-04-21

查看详情

叶片表型可塑性与整合性协调促进植物适应氮沉降增加

叶片功能性状可以快速响应环境氮资源的变化,而表型可塑性与整合性之间的协调可以促进植物幼苗适应未来大气氮沉降的增加。

2023-04-19

查看详情

抑制信号降低舞蹈蜜蜂脑部的多巴胺水平

2023-04-14

查看详情

蜜蜂导航自带“认知地图”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化学生态研究组汪正威副研究员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Randolf Menzel教授团队及美国罗格斯大学Charles Gallistel教授合作开展相关研究。该研究巧妙地利用蜜蜂蜂群高效的舞蹈交流机制作为切入点,通过标记跟随蜂后将其带到不同释放地点放飞,利用雷达追踪、提取并分析跟随蜂飞行轨迹发现:无食物源访问经验的跟随蜂获得舞蹈蜂传递的食物源信息(方向和距离信息)后,跟随蜂即使从不同释放地点出发,均会向真实食物源的位置导航。

2023-03-16

查看详情

森林林下植被: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组刘成刚副研究员联合国内外诸多学者,基于森林林下植被结构与功能,从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幼苗更新(Regeneration)、生物量及养分储量(Biomass, nutrient content and storage)、碳氮耦合(Carbon-nitrogen coupling)、植物功能性状及环境适应(Functional traits and environmental acclimation)、凋落物分解(Litter decomposition)、林下与林冠层互作(Under- and overstory interaction)以及林下植被对土壤化学(Soil chemistry)、土壤生物(Soil microbial community)以及水土保持(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的生态效应等主流方面,系统综述了这些方面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方向。同时,提出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多种气候因素与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管理实践共同驱动的林下植被与林冠树木相互作用、植物-土壤互馈机制等,特别是涉及地衣苔藓层和复杂的根际网络。

2023-03-16

查看详情

Ecology:树大未必招虫!研究揭示热带雨林植食率的垂直分布格局

这一研究揭示了在高度复杂的生态系统中,种间相互作用的垂直格局是一个不同忽视的因素,这给我们理解种间相互作用变异规律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2023-03-15

查看详情

一种推动橡胶林向热带雨林转型的新型支付系统

橡胶价格是影响NPV的最敏感因素,橡胶价格上涨96.8%,可导致NPV上涨近3倍。该研究提出的新型综合支付系统有助于推动单一栽培经济作物向多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为热带地区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案。

2023-03-14

查看详情

缅甸维多利亚山兰科植物多样性海拔梯度格局取得新进展

海拔和坡度显著影响附生和地生兰科植物的物种组成与分布,此外,草本植物盖度对地生兰科植物的组成和分布也有显著影响。

2023-03-14

查看详情

Science封面文章:社会学习塑造了蜜蜂的“舞蹈语言”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谭垦团队对幼蜂和成蜂的互动能否提高幼蜂的舞蹈技能这个科学问题产生了的浓厚的研究兴趣。他们最新发表在《科学》杂志的研究成果表明,社会学习改善了蜜蜂的“舞蹈语言”表达能力,幼教缺失影响蜜蜂舞蹈信息的准确性。该研究为昆虫的社会学习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模式。

2023-03-10

查看详情

蜜蜂快速诊断同伴死亡的机制

表皮烃(CHC)是社会昆虫巢群内外交流的重要化学信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动植物关系研究组的科研人员对触发东方蜜蜂Apis cerana搬尸行为的化学信息及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解析。

2023-03-08

查看详情

低磷胁迫激活植物激素茉莉酸信号转导的新机制

该研究不仅发现了PHR1转录因子在JA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关键调控作用,而且进一步在分子水平解析了PHR1通过与JAZ和MYC等蛋白直接结合,从而在低磷环境条件下激活并维持较强的JA信号,提高植物的环境耐受能力。该研究对于人们深入理解外源环境因子与内源激素信号协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023-03-02

查看详情

海拔梯度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

该研究结果加强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海拔格局和成因的理解,提高了对微生物-植物相互作用和关系的认识,并有助于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植物和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不同响应。有助于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背景下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

2023-02-20

查看详情

“云南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效应及机制”研究成果入选ChinaFlux十大科学进展

2023-02-17

查看详情

土壤综合生物多样性(Multidiversity)是评估“近自然模式”橡胶林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

(1)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橡胶林土壤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土壤生物网络稳定性;(2)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间的关系存在季节和土壤生物体型大小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a)干季大体型土壤动物与生态系统功能(土壤总碳、氮、磷和植物凋落物量)呈显著负相关;(b)雨季小体型土壤生物与生态系统功能(土壤酶活性和根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

2023-02-14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