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植物园举办2025年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
2025年9月是我国首个全国科普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教育和公众科普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线上线下系列活动累积共吸引公众3万余人次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科普月期间,版纳植物园联合绘说传媒正式出版科普图书《了不起的生物多样性》。该书精选我国50种代表性动植物,通过手绘插画和动漫风格设计,生动讲述物种起源、演化与保护故事,旨在提升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与保护意识。
《了不起的生物多样性》图片出版
面向青少年群体的“成长中的望天树”科普活动持续推进,第112至115期先后走进勐仑中心小学、勐仑中学和常乐小学,累计为800余名学生带去生动有趣的科普报告。内容涵盖大熊猫、蝴蝶、食虫植物、秋海棠等多个主题,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助力边疆地区自然教育。
“成长中的望天树”9月举办4期
在教师能力提升方面,版纳植物园于9月12日至15日举办“西双版纳八壹高级中学科学教师赋能培训”,围绕“科学论证教学”主题,通过理论讲解、户外实践与课程设计等形式,帮助17名生物与地理教师提升教学设计与科学思维能力。
西双版纳八壹高级中学科学教师赋能培训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也成为科普月亮点。“绘美雨林・画说勐腊”油画艺术展在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开展,展出74幅以热带雨林为主题的作品,促进自然保护与艺术传承的交流。
此外,“西双版纳州公益博物研学”第五期活动于9月24日至26日举行,来自景哈小学与勐仑幼儿园的352名师生参与,通过观察、游戏和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及其保护意义。
西双版纳州公益博物研学活动合影
在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云南推荐活动中,版纳植物园科普讲解员王宋恩、陶金华代表西双版纳州参赛,分别讲解“跳蚤草”与“轻木”的科学价值,最终王宋恩荣获三等奖。
学术交流方面,版纳植物园成功承办“第六届全国睡莲学术研讨会”和“第二届国际植物园与景观大会”,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推动水生植物研究与植物园景观建设的国际合作与创新发展。
9月24日,版纳植物园还在杭州承办了“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植物多样性的综合保护平行论坛”,发布《植物多样性保护倡议》,呼吁建立全球协作网络,推动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与社区参与的深度融合。
全国科普月期间,版纳植物园还筹备了昆明市地铁科普展示、发布了“傣族植物故事”“每日花讯”等线上科普内容。版纳植物园通过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社区、学校等联动,基于图书出版、校园科普、教师培训、艺术展览、公益研学、竞赛参与及国际会议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生态环境科学科普基地等国家级基地功能,积极履行国家科研机构的社会责任,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