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组系列研究进展

2010-06-23

查看详情

我园在植物空间遗传结构影响因素研究取得新进展

2010-06-21

查看详情

版纳热植园科研人员开始对千年野生古茶树群落生境进行监测

2010-06-17

查看详情

云南省知识产权局领导到我园考察知识产权工作

2010-05-17

查看详情

我园与黔西南康达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小油桐田间试验协议

2010-05-17

查看详情

昆明圣火药业集团来我园考察药用植物的合作开发事宜

2010-05-06

查看详情

我园对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植物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受了各种病原菌的侵袭,植物经过与病原菌的长期共进化形成了一套复杂的防御体系。 在整个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如水杨酸、乙烯和茉莉酸等)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调控功能。 不同的植物激素介导不同的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信号途径,并有针对性地调控植物应对不同类型病原菌的侵染,比如水杨酸主要调控植物抵抗活体营养型病原菌的侵染。 (2)wrky8基因突变体提高了对活体营养型病原菌PstDC3000的抗性水平,但降低了对死体营养型病原菌Botrytis的抗性水平。 拟南芥WRKY8作为转录调控因子在不同类型的病原菌抗性中所具有的这种相反的生物学功能,说明抗病信号传递也发生在转录调控水平上。

2010-04-29

查看详情

版纳植物园研究表明:雾水对于干季热带季节雨林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2010-04-27

查看详情

热带季节雨林2种优势树种的水分利用

对干季的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而言,频繁出现的持久浓雾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水分输入,其在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水分、养分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不仅表现为:部分植物叶片在干季可直接吸收雾水或通过地表浅根吸收林冠滴落的雾水和养分,更重要的是浓雾极大地抑制了林冠在干季的蒸发蒸腾和消弱了低温强度,从而地缓解了干季水分不足或低温伤害。 我园恢复生态组的刘文杰博士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2种优势林冠树种(绒毛番龙眼Pometia tomentosa、大叶白顔Gironniera subaequalis)在干季的水分获取方式进行了的观测研究。 而绒毛番龙眼树的水分获取则主要来自60厘米以下的深层土壤水(54–72%),其对上层土壤水的利用仅为28–46%,说明绒毛番龙眼主要靠其深层主根获取水分。

2010-04-22

查看详情

miRNA395调控植物硫元素的吸收、转运和同化

硫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大量元素之一。 植物主要通过根从土壤中以硫酸根的形式获取硫元素,并将其转运到植物的不同组织,然后被组织细胞同化利用,参与植物新陈代谢。 近期,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植物基因功能研究组余迪求研究员的博士研究生梁岗同学通过近5年的潜心分析,系统解释了microRNA395如何参与调控硫酸根在拟南芥体内的吸收、转运和同化的生物学过程及其分子机制。 1可以将游离态形的硫酸根从老叶转运到正在发育的幼叶。 这表明microRNA395参与硫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也适用于其他植物物种。 该研究详尽的阐述了microRNA395如何调控硫酸根在拟南芥叶片中的积累和转运,解释了植物应对缺硫情况的机制,为现代农业耕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010-04-08

查看详情

哀牢山生态站开展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对气候变暖响应的研究

2010-03-30

查看详情

哀牢山生态站布置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对气候变暖响应的人工控制实验

2010-03-26

查看详情

我园科学家开发出一项分析DNA短序列的新技术

在以往的研究中,针对短测序片段(short read sequence,SRS)进行的比较基因组分析多数都需有事先组装好的DNA序列作为参照,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类数据在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发展。 第一类复杂片段为某一基因组所特有但假阳性的概率很高,高度依赖于测序覆盖度和分布情况。 第二类复杂片段为两个基因组所共有并能显示其潜在的拷贝数差异。 第三类复杂片段为某一些基因组所共有,与物种的形态和地理差异相联系。 新一代DNA测序技术的突破为研究热带森林的生态和进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Cannon教授等的研究是版纳植物园为把基因组学应用在植物功能适应进化与气候变化、物种多样化和共存、以及极度濒危的亚洲热带森林自然资源保护诸方面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2010-03-02

查看详情

我园发现天南星科植物新种——线叶南星

2010-02-24

查看详情

亚太全球变化研究网专家考察版纳植物园哀牢山生态站

2010-01-28

查看详情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森林生态系统呈现碳汇效应

热带森林在全球碳平衡和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热带森林碳汇强度的准确评测是回答全球碳循环中“失汇”等科学问题的关键。 作为ChinaFLUX第一批森林站点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代表站,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永久样地于2002年11月设置了涡度相关通量监测系统(Eddy covariance flux measurement system)。 基于该系统,结合相应的土壤及生物的相关监测,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张一平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碳平衡及控制机理开展了研究,利用生物调查法和涡度相关法开展的研究结果表明:1)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是一个碳汇(生物调查法结果为3.59 tC ha-1 yr-1。

2010-01-27

查看详情

“青藏高原濒危真菌——冬虫夏草的形成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10-01-26

查看详情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梁乃申博士考察生态站

2010-01-14

查看详情

西双版纳生态站和哀牢山生态站设置森林林冠林相自动监测系统

2010-01-14

查看详情

版纳植物园:哀牢山种子植物调查取得新进展

2009-12-29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