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西园动态

“第七届国际榕树与榕小蜂学术”研讨会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召开

发布时间:2006-07-28
来源:科技外事处

第七届国际榕树-榕小蜂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7月24日-26日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办,并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的资助。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法国、英国、南非、突尼斯、日本、巴西、印度、泰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等11个国家和地区共56名代表参加。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38篇,大会特邀报告2个,大会专题报告24个,会议展板16块。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咨询专家,第七届国际榕树-榕小蜂大会执行主席Jean-Yves Rasplus宣布会议开幕,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陈进到会致欢迎辞。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协同进化与互惠发展”。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交流了第六届(2000年,南非召开)国际榕树和榕小蜂学术会议以来榕树与榕小蜂研究新成果;热烈地探讨了榕树和榕小蜂协同进化研究新热点,特别是如何把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把榕树和榕小蜂研究推向更深层次展开了深入地讨论;同时,还充分讨论了如何建立榕树与榕小蜂国际合作研究机制等问题。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的榕树进行了考察研究。在短暂的3天会议期间,无论是特邀报告还是专题报告,始终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气氛。会上,代表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加强了跨领域之间的联系,因讨论激烈讨论导致时间拖延的场面不时出现,为使后面的报告顺利进行,大会主席不得不多次打断,提示讨论放到会后。

本次会议是从第一届国际榕树和榕小蜂学术会议召开以来十多次国际榕树和榕小蜂学术会议中,参加国家、科研单位、与会代表人数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大会闭幕总结上,大会执行主席Jean-Yves Rasplus 教授 认为第七届榕树和榕小蜂国际学术会议从会议组织、到会议学术报告、到会代表的交流发言等均为规模最大、最成功的一次盛会。

榕树为榕属 Ficus植物的总称,全世界到目前已经报道榕树772种,中国报道有97种,云南报道有74种,主要分布在以西双版纳为主的热带地区。榕树是高等植物中种类最丰富、生活型和生态型最为奇特的一类植物(它们包括了高大乔木、大乔木、乔木、灌木、灌丛、木质藤本;还具有绞杀、附生、寄生、腐生等类型;同时在热带具有独木成林、老茎挂果和一年四季结实等特性),榕树是高等植物中唯一的一类隐头花序植物。榕树和传粉榕小蜂是世界上目前所知互惠共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类生物,它与丝兰和丝兰蛾、蚂蚁和金合欢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典型的三类协同进化关系最为密切的生物,而榕树和榕小蜂又比后两类协同进化关系更为密切,已经发展到一对一的高度协同进化程度,即一种榕树只允许一种榕小蜂传花授粉,一种榕小蜂也仅只为一种榕树传花授粉,罕见有例外,这样高度的协同进化也意味着一种物种的消失,面临着另外一种物种也同时灭亡的危机。此外,在微小的榕树隐头花序果内,榕树和榕小蜂如何避免近亲繁殖?在如此小的环境中如何容纳除传粉者外的3~35种非传粉小蜂生存?榕树和这些寄生者的资源是如何分配的等等问题也是目前世界生物学、生态学所关注的热点。所以,对榕树和榕小蜂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生物协同进化机制研究、局域配偶竞争机制研究、微环境生物竞争机制研究等研究的最佳模型材料和实验验证材料。

与会代表集体照

会议代表在认真听报告

会议代表在野外考察

会议代表在野外观察独木成林榕树

本文作者:杨大荣

责任编辑:admin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