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西园动态

版纳植物园第10届高级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野外培训班结束

发布时间:2018-11-28
来源:科学传播与培训部

  1015日至1126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年度国际培训项目“高级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野外培训班”在版纳植物园举行,该培训项目始于2009年,今年为第10届。1126日,“第10届高级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野外培训班”举行独立课题报告会暨闭幕式,宣告为期六周的培训班顺利结束。 

  在独立课题报告会暨闭幕式上,8个课题小组汇报了各自完成的课题。报告会邀请到版纳植物园主任陈进、版纳植物园综合保护中心主任暨培训班主任高力行等共9位科研人员担任评委。最终由斯里兰卡佩拉德尼亚大学的K G Dinelka Dihani Thilakarathne、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牛颖、印度尼西亚安达拉斯大学的Ruhama Maya Sari、尼泊尔小型哺乳动物保护与研究基金会的SabitaGurung和泰国宋卡王子大学的Venus Saksongmuang共同完成的课题“Do color and posture influence the protective value of snail poop masquerading by sawfly caterpillars?”被评为最佳课题,小组成员每人各获得700元人民币的现金奖励;同时版纳植物园将资助一名最佳课题小组成员前往斯里兰卡参加ATBCAP 2019年年会并汇报独立课题成果。 

  会上,陈进为最佳课题小组成员颁发了最佳课题证书,评委们为所有学员颁发了培训证书。培训班项目主管刘景欣、培训班主任高力行、教师代表Akihiro NakamuraKyle Tomlinson、评委代表Ferry Slik分别致辞,肯定了学员们的刻苦认真精神并对学员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同时鼓励学员们保持联系,开展合作研究,为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贡献力量。学员代表争相发言表达对版纳植物园及各位授课老师的感谢,表示在培训班收获很多。最后,陈进作总结致辞,祝贺培训班取得成功,感谢各位授课老师的付出和各位学员的努力,欢迎各位学员经常回来。 

  在为期六个星期的培训中,来自中国、缅甸、泰国等13个国家的30名学员一起学习了热带东亚生态学与生物地理、威胁热带亚洲生物多样性的因素、植物园的研究和保护工作、现代保护生物学历史及进展、热带亚洲的主要生态系统介绍、现代科技出版、文献检索阅读、科技论文写作、科技英语、气候变化生态学、土壤生态学、昆虫生物学及调查、鸟类生态学及调查方法、蝙蝠生物学及调查方法物种分布模型、无人机技术、热感相机技术、种子散布生态学、传粉生态学、R统计学及实验设计等课程;并到版纳植物园位于补蚌的20公顷大样地、空中走廊和勐远石灰山开展考察实习,之后学员分组在版纳植物园内及周边开展了独立课题研究。 

  版纳植物园发起“高级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野外培训班”,旨在利用版纳植物园雄厚的师资力量、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以及云南丰富的生态资源,对国内外生态及保护方面的青年学者尤其是在热带亚洲开展相关工作的研究生进行为期六个星期的集中培训,培养从事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研究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促进该地区研究者的交流合作以及新知识新技能的传播。该培训班采取课堂授课与野外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邀请了中外生态学、保护生物学资深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学生开展野外实践。培训班整体由三部分组成:1.授课,采取讲座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独立课题,采取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课题小组方式进行;3.课题报告会,各个小组对各自的研究成果以学术会议报告的形式进行展示并接受评委的考核。

       本届培训班得到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科学院人事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资助。同时,培训班还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云南省林业厅、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及其勐腊保护所和勐仑保护所、版纳生态站的热心协助和大力支持。

版纳植物园主任陈进(右三)为最佳课题成员颁发证书

学员及评委合影

本文作者:刘景欣

责任编辑:玉最东_151c53
附件: